第247章 鸭绿江桥记:聆听历史,奔赴新生(2 / 2)
她的话音未落,桥面的光影忽然扭曲,光幕中浮现当年那些最可爱的人夜渡的场景:火把映亮江面,战士们互相搀扶着过桥,冰水里露出的草鞋早已磨穿,一个小战士回头微笑,胸前的五角星在月光下闪耀
暮色渐浓时,郑荨点亮桥头的太阳能灯笼。四十九盏暖黄的灯火沿着桥身延伸,倒映在江面上宛如星河。";这些灯是去年纪念日落成的。";
她取出一叠拓片,";孩子们用宣纸拓下弹痕,再画成和平鸽的翅膀。";老祖宗们传阅着那些斑驳的拓片,看见稚嫩的笔触在弹痕旁写着:";谢谢爷爷们,我们的春天很美。";
回程的车上,老祖宗们望着车窗外的灯火,郑荨打开车载屏幕,播放着白天采集的声音:少年的写生日记";今天认识了会讲故事的桥";,渔民的晨祷";愿江水永远温柔";,还有文物保护员的工作日志";第137次修复桥栏,发现新的弹痕旁长出了野蔷薇";
当城市的灯火渐次亮起,郑荨将众人带到滨江公园。巨型灯光雕塑";桥·痕";正在上演全息投影:锈蚀的桥身逐渐透明,浮现出历代过桥人的影像——清末的挑夫、抗战的劳工、战士、改革开放的商人,最终化作漫天星辰。孩子们在雕塑下奔跑,手里挥舞着自制的纸桥,桥面写满";和平";";富强";的愿望
";老祖宗们,桥的意义不在伤痕,而在跨越。";郑荨指着雕塑基座的二维码,";扫描它,能听见七千三百二十一位最可爱的人的口述史,每个声音都在说:不要忘记,但要向前。";
江风掠过她的发梢,将一片银杏叶吹落在地,叶脉的纹路竟与桥的钢梁惊人相似
旁边维持秩序的工作人员弯腰拾起叶子:";我爷爷当年是修桥的木工。他说木头会腐朽,但桥的魂不会。";
他将叶子放进郑荨的掌心,月光下,叶脉的纹路仿佛蜿蜒的江道,每道";伤痕";都通向新生的绿洲
回程路上,车载广播响起:";丹东断桥景区今日接待游客三千二百人次,其中青少年占比65%。景区新增';桥语';互动装置,游客可在虚拟桥面上书写对未来的寄语......";
老祖宗们闭目养神,脑海中交替浮现:战火中的桥、修复中的桥、开满鲜花的桥。当第一颗晨星亮起时,所有人都听见了同一个声音——不是历史的回声,而是未来的召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