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3章 欧洲行 至少他们保管的还不错(1 / 2)
2004年2月6日 周5
周五上午带着宁小鸘参观卢浮宫,虽然这小丫头对于这些并不感兴趣,不过看到很多中国的文物,两人还是引发了一波讨论:
“这儿怎么这么多我们华国的文物?”
毕竟是专注于理工科的天才,对于文史方面的相关知识,虽然有一定的了解,但真的不是很精通,宁小鸘心中虽然已经有了大胆,但仍旧是不确定的问了一句。
李泽沧也叹了口气,但最终还是收拾心情,笑着说道:
“你心中不是有了答案了吗?”
“这些真的都是八国联军在打进京都的时候抢走的吗?”
“大部分是,但也不全是。
自从八国联军进京都,满清王朝面对这些洋大人完全是卑躬屈膝,财富、人口、文物,所有那些他们认为珍贵的、有价值的东西,那是予取予求。
要么就是主动奉送,要么就是被压迫拿走,那个时代的华国在这些外族侵略者面前,完全就是一个不设防的小姑娘,也可以说是稚子抱金与闹市。”
“可是,现在我们国家不是强大了吗,而且现在我们国家和法国的关系不是很不错吗,他们为什么不还回去?”
宁小鸘说完这句话,也感觉到不妥,好不容易费心劳力抢回来的东西,怎么可能就这么随意的还回去呢。
李泽沧看见她后知后觉的恍然大悟,也不再解释。
两人心情略显沉重的继续在罗浮宫内闲逛着,不知不觉间走到了一个青铜的华国神龙面前,这一看就是典型的华国文物。
李泽沧和宁小鸘都被这造型精美、古朴大气,姿态威猛却又显得柔软可爱,充满活力展品说明显示,这件作品铸造于战国时期的燕下都。
这尊巨大的青铜龙雕塑,重达36斤且高度为65厘米,资料上显示是迄今发现的最大型的单体龙雕。
龙的四肢强健,爪利如刀,肌肉线条清晰,背部张开双翼,眼神锐利,仿佛随时能飞翔。
其身上的纹饰工艺精致,近距离观察令人震撼。
头部长有角,口部类似鳄鱼,獠牙突出,肩和腿上的翼造型栩栩如生。
推测它可能源自古燕国宫廷。
这尊龙摆出了似探颈而又似虎踞的姿态,融合了许多中国元素,如鹿角、鱼鳞和鳍等。但其虎身和双翼的形态与大家心中的中国龙形象大不相同,反而更像西方的龙。
历史学家傅振伦的文章,证实了这件战国时期的青铜螭龙是1914年在中国被发现并被非法流失海外的。
河北易县的农民在耕作时意外发掘了该雕塑,并将其以400银元卖给了一名比利时商人。
经过几番转手,这件珍贵的文物最终抵达欧洲。
由乾隆下旨,由唐岱、沈源等绘制的《圆明园四十景图》,共有40幅图画构成,真实记录了圆明园鼎盛时期的建筑风貌与园林特征。
每幅图画附有乾隆御制诗《四十景对题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