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4章 升降责罚(1 / 2)
之后温以缇在坤宁宫纠结许久,关于外敌细作潜入京城和朝中有官员勾结外族,通敌卖国的线索,要不要现在和赵皇后说。
她在齿间反复掂量,终究没敢吐露半个字。赵锦年是过命的交情,可赵皇后目前她还有所顾忌,贸然开口只怕牵出更大事端。
思忖再三,温以缇暗下决心,等查清来龙去脉,再由赵锦年出面回禀赵皇后。
夜色深浓,温以缇回到住处后,刚准备安歇,外面忽然传来急促脚步声。
有坤宁宫的小宫女气喘吁吁前来递消息,意思是梅宫正在牢里自尽了!
听到这话,温以缇僵坐在床沿,直勾勾望着摇曳的烛火,直到徐嬷嬷轻声唤她,这才缓缓回神。
温以缇轻叹一声,无力躺倒在枕上,声音透着疲惫:“知道了。”
梅宫正知道太多见不得光的秘辛,套这条命本就是随时会引爆的引线。
无论正熙帝还是赵皇后,都不会希望留着这个隐患,这场结局,早在预料之中。
当然,梅宫正自己或许也早就知道这个下场了。
温以缇阖上双眼,原以为今夜又要辗转反侧,可疲惫如潮水般涌来时,她竟很快坠入了深眠。
梦中光影流转,往事如走马灯般掠过,初入宫时的考核,一步步从女史升至女官,每个重要节点都浮现出梅宫正的身影。
那些或明或暗的相助,曾让她心怀感激,直到后来知晓,所有善意不过是精心设计的利用,甚至暗藏杀机。
可命运就是如此诡谲,那些纠缠不清的恩怨,那些难以释怀的爱恨,随着梅宫正的离世,渐渐都化作了虚无。
人一旦消逝,所有过往便如青烟般散在风里,再难寻得踪迹。
而她还是始终要往前看的。
梅宫正作为数起要案的主谋,在结案前骤然自尽,按律当处抄家灭族之刑。
然而查遍宗谱簿册,她如今宗族内已无存留在世的族人,孤身一人在这京城多年,既无直系血亲,亦无至交好友可牵连。
刑部和大理寺官员对着空荡荡的卷宗相视苦笑,不过走了个过场,便草草将此案封存归档。
至于梅宫正到死也没有认,是她陷害太子谋害的顾庶人之事。
在梅宫正尸首的牢房墙上,赫然用鲜血写着认罪书。
那字迹遒劲有力,分明是梅宫正的亲笔,字里行间将太子谋害顾庶人一事,和其它尽数揽下。
温以缇听闻此事,只是默默攥紧了手中的茶盏,没有任何意外。
她比谁都清楚,皇家最擅用此等手段遮掩丑闻。将罪责推到一个已死之人身上,既能平息舆论,又能保住皇室颜面。
但有些种子一旦种下,便会生根发芽。
正熙帝那么聪明的帝王,又怎会轻易放过这诸多疑点?
或许某天,某个不经意间发现的梅宫正留下的线索,就会让这场精心粉饰的真相,再次暴露在世人眼前。
有梅宫正的血书成了定案铁证,五王爷与十一皇子虽也涉案,却只得了五王爷从刚晋为的亲王再次贬为郡王,十一皇子过完年之后案例便会被封王,此事就此作罢。
又罚二人皆罚俸一年、闭门思过、抄写《帝范》百遍的轻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