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5章 大丈夫有所为,有所不为(1 / 2)
台下,众人眼神中或多或少都带着一丝畏惧,悄然望向坐在台上的张扬。
在这之前,局里确实有部分人觉着张扬年轻,不过是靠着些机遇才坐到如今位置,心底多少存了些小觑之意。
可经薛子轩这一遭,那些念头早已烟消云散。
薛子轩在众人眼中,仿若一棵难以撼动的大树,谁能料到,张扬初来乍到,就把薛局长给送进去了,试问今后谁还敢得罪这位?
得罪不起啊!
没看之前那些反对张局长的副局们已经老实了吗,更何况其他人了!
会议室里,一片死寂,只有张扬沉稳的声音在回荡。
一些原本在项目中动过歪脑筋、耍过心眼的人,此刻只觉脊背发凉,悄悄低下头,生怕与张扬的目光对视,心中暗自庆幸自己尚未酿成大错。
那些往日里和薛子轩走得近、立场摇摆不定的,此刻更是满心懊悔,暗自警醒往后行事得谨小慎微。
“张局长下手可真够狠的!”角落里,一位科员忍不住小声嘀咕,身旁的同事赶忙拉了拉他的衣袖,示意噤声。
这话虽轻,众人听后眼神交汇,满是心照不宣。
自此以后,谁还敢轻易与这位年轻的张局长作对?
没人敢。
这场大会,已然成为一道分水岭,让所有人都清楚认识到,在张局长的带领下,农业局将步入全新的轨道。
张扬可不晓得这些人怎么想,开完会,他回到办公室。
姚济前来汇报工作。
最近姚济来他办公室的次数十分频繁,至于他的想法,张扬哪里猜不到。
薛子轩一倒,副局长的位子空出来一个,这可是个诱人的 “香饽饽”。
虽说张扬欣赏姚济的机灵与干劲,可他只是个副局长,哪有权力拍板让姚济上位。
“张局,您放心,这次重新招标,我们肯定按最严格的审核要求来,之前那种糟心事,绝不会再出现了!”
站在办公桌前,姚济腰杆挺得笔直,胸脯微微起伏,神色间满是诚恳与坚决。
张扬把招标的任务交给了姚济,本就是有意给他个表现的机会,也算是对他靠拢的一种回应。
姚济一门心思想跟他干出点名堂,既然如此,给点权力,让他施展拳脚,倒也无妨。
相较之下,局里其他几位副局长,虽说经过薛子轩这事儿,对张扬重视了不少,可在靠拢这事儿上,却始终没什么动静。
张扬心里清楚,这些人大多临近退休,半辈子在官场摸爬滚打,习惯了按部就班,让他们放下架子,跟在他这个年轻后生后面打转,心里总归是有些别扭的。
对此也可以理解,大半辈子的资历摆在那儿,突然要听一个年纪能当自己晚辈的人指挥,一时半会儿确实难接受。
只要这些“老家伙”不给他添乱子,张扬也不去理会。
总不能把这些人全都踹走吧?
真要这么干,可就显得太霸道、太不近人情了。
张扬脑袋转得快,这种傻事可不能在干了。
他真要这么做了传到市里,估计以后在官场也会寸步难行吧。
就拿弄倒薛子轩来说,虽说有理有据,可保不齐市里某些人心里会犯嘀咕。
而且他这一路上来,脚下可踩了不少人。
“嗯。”张扬点点头,他相信以姚济的能力,应该不用他担心。
自从张扬开完会后,农业局的工作节奏悄然发生了变化。
而姚济全身心投入到招标工作中,每日忙得脚不沾地。
他频繁穿梭于各个科室,仔细比对投标公司的资质材料,反复斟酌招标流程中的每一个细节,丝毫不敢懈怠。
因为他心里明白,这不仅是一次简单的工作任务,更是他在张扬面前证明自己的绝佳机会。
反正姚济咬定抱住张扬大腿了。
就算现在张局长不能帮他解决级别问题,未来也可以,这叫长线投资。
反正张局长还年轻。
等到张局长成为市里领导时,他有可能接班农业局。
不是没有可能。
至于张局长什么时候能成为市里领导?
不出十年,他有预感。
好吧,要是张扬知晓这家伙想法一定会询问:“我都没把握,你哪里来的信心?”
而张扬也没闲着,他时常翻阅着各类农业发展规划文件,同时密切关注着姚济负责的招标进展。
时不时地,他会把姚济叫到办公室,询问工作中的难点,给出一些独到的见解和建议。
每次与张扬交流过后,姚济都如同拨云见日,思路变得更加清晰,干劲也愈发十足。
而那些曾经对张扬心存疑虑的副局长们,虽说依旧没有主动靠拢,但在工作上还算配合,只要张扬开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