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9章 争论(1 / 2)
俞志用脸色阴沉地坐在那里,双手交叠在身前,指节因用力而泛白。
特别是张扬说出要引进其他地产商进入云栖县时,他感觉仿佛有一把利刃直直刺入心脏,这已经触碰到了他的底线,这是他绝不允许的。
真要让张扬这么做,不是等于断了他的财路吗?
这些年,从会城地产那里得到的利益,早已成为他权力变现的重要途径,地位稳固的重要保障。
这小子其心可诛啊,刚来云栖县不久,就敢如此明目张胆地挑战他的权威,打乱他的布局。
组织部长孙江雪敏锐地察觉到气氛的紧张,也明白该她开口了。
她轻轻咳嗽一声,打破了会议室里短暂的沉默,语气平和地说道:“张县长,我理解您想要为老百姓谋福利、促进公平竞争的想法,但是引进其他地产商这件事,我觉得还需要慎重考虑。”
她微微顿了顿,目光在会议室里扫视一圈,接着说道:“咱们云栖县目前的经济环境和发展节奏,与会城地产的合作已经形成了一种相对稳定的模式。
会城地产在咱们县深耕多年,对本地的情况了如指掌,无论是项目的推进速度,还是与各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都有着丰富的经验。
如果贸然引进其他地产商,可能会打破这种平衡。”
“就拿旧城改造项目来说,会城地产已经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进行前期的规划和筹备工作。
他们对当地居民的安置方案、对周边基础设施的配套建设,都有详细的计划。
要是引进新的地产商,这些前期的工作可能都要重新来过,这不仅会浪费大量的时间和资源,还可能会引发一系列新的问题。”
孙江雪坐直身体,胸前凸起,继续说道:“而且,新的地产商进入云栖县,需要一定的时间来适应本地的市场环境、政策法规以及社会文化。
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可能会出现各种失误和偏差,这对项目的顺利推进是非常不利的。
一旦项目出现延误或者质量问题,最终受损的还是老百姓的利益,这与张县长您一心为民的初衷也是相悖的。”
“另外,从经济发展的角度来看,会城地产在咱们县已经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产业链。
他们与本地的建筑公司、材料供应商、装修公司等都有着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带动了当地一大批相关产业的发展,为地方经济做出了重要贡献。
如果引进其他地产商,可能会打破这种产业链的平衡,导致一些本地企业面临生存危机,进而影响整个地方经济的稳定。”
“咱们云栖县目前正处于发展的关键时期,需要一个稳定、有序的经济环境来支撑各项事业的发展。
会城地产作为本地的龙头企业,在推动地方经济发展、解决就业问题等方面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我们应该珍惜这种合作关系,而不是轻易地去改变它。”
孙江雪说完,会议室里陷入了一阵短暂的安静。
她的这番话,条理清晰,有理有据,让不少人开始重新思考引进其他地产商的利弊。
张扬静静地听着孙江雪的话,心中暗自分析着她的观点。
这女人不仅身材好、气质出众,头脑更是聪慧过人,着实厉害!
她这一番分析,条理清晰、论据充分,绝非丁敬那种行事鲁莽、有勇无谋之人可比。
倘若丁敬得知张扬将他归到莽撞无脑的行列,怕是会气得暴跳如雷吧。
作为组织部长,大多数都是跟书记一条心,这点张扬倒也理解。
一旦组织部长跟书记不一条心,她的位置也快挪窝了。
等孙江雪说完,张扬微微一笑,说道:“孙部长,您说得有一定道理,会城地产确实在咱们县做出了贡献,这一点不可否认。
但是,我们不能因为过去的成绩,就忽视了未来发展的需要。”
“您说会城地产与本地各部门配合默契,形成了稳定的模式,但这并不意味着这种模式就是最优的。
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我们需要不断地创新和进步。
引进其他地产商,可以带来新的理念、新的技术和新的管理模式,促进本地地产行业的升级和发展。”
“就拿旧城改造项目来说,会城地产的方案虽然有一定的可行性,但未必就是最好的方案。
其他地产商可能会提出更具创新性、更符合老百姓需求的方案。
关键是竞争可以促使会城地产提高自身的服务质量和项目品质,这对老百姓来说,百利而无一害。”
“至于您担心新地产商适应本地环境的问题,我认为这并不是无法克服的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