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日寇来犯3(2 / 2)
我握着配枪在前线指挥部队,并命令2团6团从侧面进行战术穿插抄了日军的指挥所,不久胜利的消息传来,日军被我方口袋阵完全包围,胜利就是时间问题,通讯兵给了我一张地图。
只见泛黄的地图上,青龙峡被画满血红的惊叹号,旁边用日文潦草写着:\"此乃帝国之绞肉机,每前进一米,必付十条性命!支那军善用地形,假退诱敌,暗设伏兵,其诡谲甚于战国谋士...\"
战国,日本区区四个小岛,日本的战国就跟我们几个村子打架一样,哪有我们战国时期的气势宏伟。
口袋阵形成,日军也没有坚持多久就在拉扯中全歼了日军,士兵打扫战场时,在日军联队部搜出三本作战日志。
其中一本扉页写着:\"原计划三日荡平,然敌军深谙虚实之道。佯退必设伏,固守必藏兵。其战术如太行藤蔓,看似柔弱,实则寸寸缠喉。我军折损过半,补给断绝,不得不退。更有百姓相助,妇人藏刀于袖,稚子投毒于井,此等全民皆兵之态,实难匹敌...\"
野菊花开得血红,我命令士兵里面会石匠活的士兵,找一块巨石就当成墓碑,刻下受害者的名字。我抚摸着战友留下的红布条将它绑在墓碑上。碑后刻着部分阵亡将士的名字,最小的只有十五岁。
但是这是一次以极其低伤亡成本的胜利,但是是日本鬼子首先使用生物武器在先,我们投毒的战略行动虽然取得了巨大的成果,消灭了鬼子大量有生力量,但是性质远远不如日军先使用生化武器恶劣。
正因为这个原因,我军极大的降低了伤亡,作为军事主官,我一直以来的战略结果追求就是以极低的我军伤亡取得战争的胜利,无论是上的了台面的计策也好还是上不了台面的计策也好,低伤亡,高击杀率,都是我所追求的,即使是避战转移,我也不会以高损伤去换取战争的胜利。
来到这个驻地也有快一年时间了,在这个驻地发生了分两次极其大的战斗,第一次虽然赢了但是部队损失也是比较多的,第二次因为日军使用毒气弹在先,我军也以牙还牙结果效果更好,第二次战损比极其低。
高存活率部队不用缩小驻地面积,而且经过这次战斗,获取了极其大的补给,再加上日军从各处抽调士兵,造成各个地方驻守的士兵人数不够,间接的支援了其他友军的战斗。
因为第二次的巨大成功,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一时半会,日军不再会集结力量再来攻打我们,加上之前物资不够充沛,现在物资处于高饱和状态,我就要在这个驻地开始盖房子,让士兵从帐篷里面住进房子里面肯定是更舒服,因为驻地是山区,本身老百姓密度并不是很大,被损毁的房屋并不是很多,正好也帮老百姓也盖上新房。
至此,我军才是真正的像一个钉子钉入这个防区。
1938年7月15日,暴雨初歇。我站在被炸成废墟的了望台上,看着百姓们在弹坑里撒下麦种。远处,新编成的少年团正练习埋雷,山风掠过漫山遍野的野草。
黄土下的忠魂,终将化作这片土地最坚硬的脊梁。而太行山上的每块石头,每棵枣树,都在无声诉说着:中国,永不屈服。那些浸透血泪的智谋与勇气,早已刻进山河,成为抵御外侮的永恒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