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2章 逼近莫斯科,朱可夫的犹豫(1 / 2)
莫斯科周围的形势日益紧张,城市在战火中接连沦陷,苏军部队死伤惨重,每一寸土地都浸满了鲜血。朱可夫元帅深知局势危急,为了鼓舞低落的士气,他毅然决定出城视察。
当他来到一处阵地时,眼前的景象令他大为震惊。只见一群老人和妇女正艰难地修筑着工事,他们面容憔悴,身形瘦弱,手上满是劳作的伤痕,每一个动作都显得那么吃力。朱可夫的心中一阵刺痛,眼眶不禁湿润了。他此时已经明白,苏联已经大势已去。曾经强大的苏联军队,如今竟到了需要老弱妇孺来填补防御空缺的地步,这意味着国内的青壮年兵力几乎消耗殆尽。
朱可夫缓缓走到一位头发花白的老人身边,接过他手中沉重的工具,默默干了起来。周围的士兵和百姓看到元帅亲自动手,都停下手中的动作,目光中流露出复杂的神情,有感动,也有无奈。朱可夫一边干活,一边大声说道:“同志们!我知道我们现在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难,但是苏联不会轻易倒下!这些老人和妇女都在为我们的国家战斗,我们作为军人,更没有理由退缩!我们身后是我们的家人,我们的祖国,我们必须战斗到底!”士兵们听了朱可夫的话,原本低落的士气似乎被点燃了一些,他们齐声高呼:“为了苏联!”
然而,朱可夫心里清楚,仅凭几句鼓舞的话语,并不能改变残酷的现实。视察结束后,他回到指挥部,看着地图上不断缩小的苏军控制区域,陷入了沉思。他知道,继续这样毫无胜算的抵抗,只会带来更多无谓的牺牲。但作为一名苏联军人,他又怎能轻易放弃?
此时,参谋送来一份情报,报告显示德明联军正在集结兵力,准备对莫斯科发动最后的总攻。朱可夫意识到,留给苏联的时间不多了。他开始思考,是否应该尝试与德明联军进行谈判,以争取一些条件,尽可能减少苏联人民的痛苦和损失。但他也明白,这将是一条充满艰难险阻的道路,德明联军是否愿意谈判,又会提出怎样苛刻的条件,一切都是未知数。
朱可夫在指挥部里来回踱步,内心无比纠结。一方面是军人的荣誉和保卫祖国的责任,另一方面是苏联人民的生命和未来。最终,他决定向上级汇报自己的想法,请求最高层考虑通过谈判来结束这场战争。尽管他不知道这个决定是否正确,但他觉得,这或许是目前唯一能为苏联争取一线生机的办法。
在等待上级回复的过程中,朱可夫加强了莫斯科的防御部署。他重新调整了兵力,将有限的坦克和火炮集中在关键地段,组织士兵们挖掘更多的战壕,设置更多的障碍物。他希望,即使最终无法避免战斗,也要让德明联军为攻占莫斯科付出惨重的代价。
而此时,莫斯科城内的气氛愈发压抑。百姓们都知道局势危急,他们在恐惧中等待着命运的裁决。孩子们不再嬉笑玩耍,大人们的脸上满是忧虑。城市里弥漫着一股绝望的气息,只有偶尔响起的防空警报声,打破这令人窒息的沉默。朱可夫深知,自己身上的担子无比沉重,他的每一个决定,都可能影响着苏联的未来。
随着时间的推移,德明联军的总攻似乎随时都会到来。朱可夫站在指挥部的窗前,望着外面阴霾的天空,心中默默祈祷着,希望苏联能够度过这场劫难,迎来新的曙光。但他也清楚,在这残酷的战争面前,一切都充满了不确定性。他只能做好最坏的打算,同时期待着奇迹的发生。
然而朱可夫的想法,受到了约瑟夫的严厉斥责。当朱可夫将通过谈判来结束战争的建议呈递给约瑟夫时,约瑟夫的办公室内瞬间气凝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