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7章 后出师表,彰显丞相对汉室的执着(1 / 2)
刘备自然知道阿斗重活一世,才学见识自和真正的两岁小儿决然不同。
他本温良纯善之人,然经历亡国之事,心智必早慧深沉,如寒松之历霜雪,虽枝干未丰,已有参天之势。
然而,有件事阿斗始终未曾言及,亦与刘备心中思虑久之,萦绕不释。
那就是国灭之后阿斗去了何处?
其实,刘备心中亦想到了两个结果。
第一个结果就是阿斗以身殉国,惨死在成都保卫之战。
他不忍父亲为其担忧,故而未曾言及。
然而,多日与阿斗相处,他又觉得这个儿子并不像勇烈戕生,舍生取义之士。
准确的来说,他相比自己,仁德有余,勇烈或有不足。
那么,第二个结果就是他可能弃国投降,甘为敌虏。
刘备觉得若是如此,怎能对的起丞相和那些死在绵竹保卫战的将领们?
作为父亲,他也会为此而愤怒。
然而刘备又想,阿斗身后所系乃是全益州的百姓。
若拼尽国力死战而不得,终为保百姓生路而降,亦合于仁君之道,也算情有可原。
却不知其苟活之际,如何待那些为国拼死力战之将领?
刘备亦从阿斗此生的言谈举止发现端倪。
阿斗前世行迹虽未可尽知,然观其今生,虽仍秉仁道为基,却更怀枕戈待旦之志,存光复山河之念,如潜龙初震于渊,鳞爪已露峥嵘。
比如现在。
他本可继续装成孩童,装幼充萌,却尽使所学,展露才华。
这不是一个守成之君应有之态,实乃开创之主必备之心。
阿斗长大了!
至今生今世,他真正的长大了!
而来敏此言,在关羽听来,却无比震惊。
他曾想过,大哥之子必英睿过人,但未曾想,竟然能得到来敏先生如此超卓不凡的评价。
大哥手握衣带诏,高举匡扶汉室大旗。
当今天下,敢以与曹操分庭抗礼者,唯得大哥一人!
倘若阿斗继承世子之位,必然成为继往开来、中兴汉室之强君明主。
关某小女非嫁阿斗不可!
那三弟之女呢?
阿斗既有如此惊世大才,那吾女与三弟之女共嫁阿斗亦为大幸之事啊!
想到此,关羽对刘备道:“大哥,阿斗乃天授神姿,不世神童,到时愚弟之女与三弟之女共嫁阿斗,亦未尝不可啊!”
刘备等的就是关羽这句话。
他呵呵一笑:“二弟,既如此,那最好不过。愚兄只怕此事伤兄弟和气啊!”
关羽哈哈大笑:“大哥,你我三兄弟,岂有伤和之事?”
刘备颔首道:“吾当亲劝来先生,望其勿复多虑,阿斗犹喜来先生啊!”
而后,刘备作别关羽,归至江陵。
请来来敏,细细询问。
来敏见到刘备,满脸都是无奈之色:“主公,阿斗虽然声音稚嫩,然于典籍每有独到之见,常引经据典又暗合治世之道,竟令老朽舌敝唇焦,无言以对。
主公啊,这……这哪是两岁孩童之能,这分明是‘文曲星’降世,天授其以治世之才啊!”
“啊,竟是如此?”刘备故作惊讶之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