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初涉朝政(1 / 2)
在繁华喧嚣的帝都,宏伟壮丽的宫殿于日光的轻抚下闪耀着摄人的威严光芒。飞檐斗拱错落有致,每一处精美的雕花、每一道流畅的线条,仿佛都在悠悠诉说着王朝历经的兴衰荣辱,见证着岁月长河里无数的风云变幻。姜悦,这位曾经在深宫中如履薄冰、奋力站稳脚跟的女子,随着时光的悄然流转和自身的不懈努力,在宫中的地位愈发稳固。渐渐地,她的目光不再被局限于后宫那片看似繁花似锦实则暗藏汹涌的狭小天地,开始情不自禁地投向更为广阔、波谲云诡的朝政之境。
每日清晨,当第一缕阳光透过雕花窗棂,如碎金般洒落在宫殿的地面上,姜悦便会在一众侍女的悉心侍奉下,端坐在窗前,静静地展开从宫外传递而来的邸报。她的眼神专注而坚定,逐字逐句地研读着邸报上的内容,无论是偏远之地的民生琐事,诸如农田收成、百姓温饱,还是朝堂之上激烈的唇枪舌剑、针锋相对的政见之争,她都不放过任何一个细微之处。在这些密密麻麻的文字背后,姜悦凭借着自己敏锐的洞察力,察觉到了朝廷中如毒瘤般悄然滋生的贪污腐败现象。那些本应秉持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信念、为百姓谋福祉的朝廷官员,却在权力的诱惑下迷失了自我,利用职权之便疯狂中饱私囊,大肆收受贿赂。这一系列丑恶行径导致许多旨在造福百姓的政令如同石沉大海,无法得到有效的施行,致使民间百姓生活困苦不堪,饿殍遍野、流民载道的凄惨景象时有发生。这一切都像一块沉甸甸的石头,压在姜悦的心头,让她对国家的未来充满了深深的忧虑。她深知,若任由这些腐败现象肆意蔓延,如同放任毒瘤在肌体中扩散,整个国家必将陷入万劫不复的深渊。
这一日,朝堂之上气氛异常凝重,仿佛空气都被无形的压力压缩得近乎凝固。楚御高坐在那象征着无上权力的龙椅之上,面色冷峻严肃,深邃的目光如鹰隼般扫过殿下的群臣,随后缓缓开口,声音低沉却极具穿透力:“近日,多地突发严重灾荒,暴雨洪涝、干旱虫灾接踵而至,百姓流离失所,饿殍遍野,惨状令人痛心疾首。今日,我们便齐聚于此,共同商讨如何妥善解决这迫在眉睫的地方灾荒问题。”
楚御的话音刚落,一位身着华丽官服、头戴乌纱帽的大臣便急忙上前一步,恭敬地拱手说道:“陛下,依臣之见,当务之急是立即从国库中拨出大量银两,快马加鞭运往灾区。如此,方能及时解救那些挣扎在生死边缘的百姓,解他们的燃眉之急。”
然而,他的话语还在朝堂上空回荡,另一位大臣便迫不及待地站出来,言辞激烈地反驳道:“万万不可!陛下,国库如今本就空虚,多年来战事频繁、大兴土木,已然耗费了大量的财力。若再一次性拨出巨额银两用于赈灾,恐怕会严重影响国家其他诸多事务的正常运转,后续军事防备、水利修缮等重要事项都将因资金短缺而陷入停滞。依臣愚见,倒不如让灾区当地的官员自行解决此事。他们长期身处当地,对那里的情况了如指掌,必定能因地制宜,找到更为合适的解决办法。”
此言一出,朝堂之上瞬间炸开了锅,大臣们纷纷各抒己见,分成了几派,争论得面红耳赤。有的力挺拨款赈灾,认为百姓乃国家之本,救民于水火刻不容缓;有的则坚决支持地方自救,强调要顾全国家大局,不能因小失大。众人互相推诿扯皮,全然不顾礼仪规矩,整个朝堂陷入了一片混乱的僵局。楚御坐在龙椅上,看着满是无奈和烦躁。这场毫无结果的讨论从清晨的第一缕曙光初现,一直持续到午后烈日高悬,大臣们依旧各执一词,始终没有得出一个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退朝后,楚御满脸愁容地返回后宫。他的脚步异常沉重,每一步都仿佛拖着千斤的重担,心中还在不停地思索着朝堂上那场令人沮丧的争论。姜悦远远地便瞧见了楚御,凭借着对他的熟悉,她敏锐地注意到了楚御脸上那难以掩饰的疲惫与深深的忧虑。待楚御走近,姜悦莲步轻移,优雅地福身行礼,声音轻柔却饱含关切地说道:“陛下,瞧您神色不佳,莫不是朝堂之上遇到了烦心事?”
楚御停下脚步,看着眼前温婉可人的姜悦,微微叹了口气,苦笑着说道:“今日朝堂之上讨论地方灾荒之事,众臣意见分歧极大,争论不休,可整整一天过去了,却无一人能提出一个真正行之有效的办法。朕实在是忧心忡忡,不知该如何是好。”
姜悦听后,心中猛地一动,犹豫了片刻,咬了咬嘴唇,还是鼓起勇气主动向楚御提出了自己的看法:“陛下,臣妾斗胆,心中有一些浅薄的想法。依臣妾之见,可设立专门的赈灾机构,在全国范围内选拔那些清正廉洁、德才兼备的官员负责赈灾事宜。这些官员直接对朝廷负责,不受地方势力的干扰和掣肘,能够全心全意地投入到赈灾工作中,确保赈灾物资能公平、及时地发放到百姓手中。同时,还可鼓励各地富商捐款捐物,朝廷给予他们一定的荣誉称号,如‘义商’‘善贾’等,以及一些政策优惠,例如减免部分商税、优先给予商业经营许可等。如此一来,既能在短时间内筹集到大量的赈灾物资,解灾区的燃眉之急,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国库的压力,缓解国家的财政困境。”
楚御静静地听着姜悦的话,眼中闪过一丝难以掩饰的惊讶。他怎么也没有想到,一个深居后宫、平日里只与诗书女红为伴的女子,竟能对朝政之事有如此清晰的思路和独到的见解。他认真地思考着姜悦的建议,越想越觉得其中蕴含着深刻的道理。许久,他抬起头,目光柔和地看着姜悦,缓缓说道:“爱妃,你的建议很有道理,切中要害,朕定会认真考虑,仔细研究。”
从那以后,楚御开始组织朝中的智囊团对姜悦的建议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完善。他们查阅了大量的历史资料,参考了历代王朝应对灾荒的经验教训,结合当下的实际国情,对赈灾机构的设立流程、职责划分、人员选拔标准,以及鼓励富商捐款的具体政策细节等方面进行了反复的论证和修改。在经过一番精心筹备后,这些措施逐步在朝堂上得以推行。姜悦也由此正式开始涉足朝政,她不再仅仅是那个每日在后宫中等待君王宠幸、虚度光阴的女子,而是凭借着自己的智慧和勇气,逐渐走进了权力的核心地带。
此后,每日在处理完后宫的琐事之后,姜悦便会与楚御一同探讨朝政之事。他们或是在幽静的御花园中,漫步于繁花似锦的小径上,一边欣赏着满园的春色,一边交流着对时局的看法;或是在宽敞明亮的书房里,相对而坐,面前堆满了各种奏折和典籍,针对具体的政务难题展开深入的分析和讨论。姜悦总能从独特的角度出发,为楚御提供新颖的思路和切实可行的建议,而楚御也越来越信任她,许多关乎国家命运的重要决策都会在第一时间听取她的意见。在姜悦的辅佐下,楚御在朝政处理上越发得心应手,一些长期积压的难题也逐渐得到了妥善的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