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9章 未来的路(1 / 2)
不论郭绍愿意不愿意,此时的他,都只有继续前进这一条路可走了。
望着窗外已经高高升起的明月,郭绍心中百转千回。
袁向庵早已离去,但他今天所要表达的意思,郭绍却已经回过味来。
袁向庵是希望自己能通过绍信那边的关系,拉拢华州杨家主动归降。
当然,最紧要的还是要把潼关交出来。
郭绍不知道这个主意具体能有多少胜算,但除了袁向庵提出来的这个主意,他确实已经没有别的出路可走了。
华州杨家一直以来都是名门望族,出将入相的人物不知凡几,跟功州梁家相比也不遑多让。
郭绍祖父当年虽然对杨家有些恩惠,但如今毕竟已经时过境迁,究竟能留多少香火情,谁也不知道。
之前有一些追随过杨相的人,曾找到这边来,结果不还是把绍信他们姐弟,全都扔在这里不管不顾了吗?。
如今自己领兵重返关中,也不知那些人究竟会有何感想?
说到底,还是因为唐山军不够强。
如果唐山军的战力能再上一个台阶,想必那些人对待自己的态度,就会发生巨大的转变。
郭绍突然想起鹿鸣坡大战时,田四海带领的第四营里那些士兵。
他们当时居然敢用自己的血肉之躯,强行去跟鹰扬卫的骑兵正面搏杀。
而且还不计生死,前赴后继!
正是因为他们悍不畏死的阻击,才让魏孝和“擒贼先擒王”的谋划,彻底落到了空处。
如果唐山军全军都是这等勇士,郭绍相信,别说是分兵御敌,就算是直接兵发洛城,也很有可能会取得最后的胜利。
可这种英勇无畏的状态,究竟是因为什么才造成的呢?
郭绍想起袁向庵当初在淮州时,曾经跟自己说过的话。
“将军,之所以推荐你去关中,那是因为你敢分地。”
“分地!”郭绍心中默默想着这两个字,脸上逐渐开始有了笑容。
他发现,他好像找到了自己以后应该走的路。
“天补平均”这个概念,很早以前就有了,可是从来没有人能够真正实现。
现在郭绍文不能安邦,武不能定国,可偏偏又想要保住自己这条小命。
如果不能收揽一批最坚定民心的话,早晚有一天会被人当作向上攀登的垫脚石。
若是能拥有一批矢志追随自己的拥趸,哪怕以后对手再强大,自己都没必要怕他!
就算以后自己仍然逃不脱被别人干掉的命运,但有为天下百姓“平均地权”这个功绩在,相信史书上也会留有自己的名字。
虽然郭绍知道这代表不了什么,但姓名长存世间,好歹也算一份聊胜于无的慰藉。
更何况,现在自己已经有了不低的基础,脚下也有了一块可以依靠的土地,手里还握着四万可战兵马,完全无需胆怯。
只要坚定走自己的路,将唐山军所有人的利益,都跟自己连在一起。
郭绍相信,即便将来有人真的谋害了自己,也定然会有人为自己报仇雪恨!
郭绍的思路逐渐发散,脑海里慢慢有了画面,但到了最后,脸色竟然又凝重起来。
分地确实是一步好棋,但如果操作不当,极容易引起天下那些世族豪强的强烈反对。
大罗的统治基础是世族豪强,如果自己把这些人的土地,全都分人口众多的贫苦农民,虽说能以此收揽一大波民心,但同时也严重损害了那些世族豪强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