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6书盟
会员书架
首页 >穿越小说 >太平天国之东方醒狮 > 第230章 不明白

第230章 不明白(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此战两万五千蒙古马队折损惨重。六千余人死伤,一万七千人被俘,仅两千余人强渡唐白河侥幸逃出。

西军则战死三十一人,伤五百二十六人,可谓大获全胜。

僧格林沁与史荣椿浮马渡河,捡回性命;西凌阿战死,苏克金冲阵时受伤被俘。其他左领、参领、协领等中下级军官,伤亡被俘无算。

战报传至清廷,咸丰及大臣们如丧考妣。

此前成都、酉阳之战,他们还能以当地绿营军或仓促组建、或被围断粮饷为借口,有意无意忽视西军战力。

而此战,满蒙八旗最精锐的蒙古马队,与兵力相当的西军,在大平原上正面硬刚,却以悬殊战损比落败,如当头棒喝。

肃顺当即下令,原赶往襄阳的清廷援军留在河南南阳府,据城死守,不得再与西军野战、浪战。

西军因扩张过快、根基未稳且兵力不足,也未趁胜攻入河南。

李秀成部转而调集兵力,用步枪压制樊城城垛,挖壕沟地道至城墙下,以火药炸塌城墙,攻破“纸糊”的樊城。

樊城守将唐训方不敌,率万余湘军退守襄阳,固守待援。

至此,西军与清廷的襄阳之战暂告一段落。

清军虽大败,但也让咸丰和肃顺彻底看清了满蒙八旗的真正实力,决心摒弃天国上国旧念,开始采购泰西诸国武器,学习火器制造技术——当然,这是后话了。

李秀成部大破僧格林沁部后的第三天,萧云骧率中路西军逼近武昌城。

扬言要抓住贪婪残酷、草菅人命的清廷湖广总督官文吊死,并以攻城船上的大炮轰击武昌城墙。

官文吓得肝胆俱裂,趁西军包围尚未完全合拢,弃城逃往清廷两江总督骆秉章固守的九江城。

西军顺势占领武昌。

-----

九江城顺长江而下三四百里,便是安庆府安庆城,此时由太平天国西征军控制,主帅为天国翼王石达开。

萧云骧攻破宜昌城后数日,在安庆城石达开临时王府的书房里,石达开正与西军军情局参谋长赵无忌、探员任刚交谈。

书房位于原安庆知府衙署东侧偏院,是三间青砖硬山式建筑,屋顶覆着灰陶简瓦,檐下悬着“翼殿军机”木匾。

墙面留有太平军攻打时的火燎痕迹,窗棂以竹篾编织油纸封挡。

西侧是客厅,中间为书房,东侧一间房门紧闭,不知内里情形。

主间设有长条杉木案台,上面堆叠着皖南各县呈报的《丁粮清册》与《防务塘报》,案头放着竹制笔筒,插着三支脱毛狼毫。

案头左侧竹编文件筐,堆满盖有“太平天国左军主将翼王”钤印的文书,和皖南各战场战报。

南墙上挂着一柄青钢佩剑,剑鞘缠着褪色红绸,下方木箱塞满修补过的牛皮战靴。

北墙悬挂手绘《长江水陆布防图》,桑皮纸边缘因频繁折叠而起毛边,清军驻点用朱砂标注,旁侧钉着池州府前线送来的蜡封密信。

地图下方木架上叠放着《纪效新书》《武备志》,书脊贴着“翼殿勘验”墨签。

西墙挂着自书条幅“剑气冲霄汉,文光射斗牛”,落款盖“王五千岁”阳文篆印,笔锋刚劲。东窗悬着芦苇帘,冬日暖阳透过缝隙在青砖地面投下细密光斑。

石达开坐在案桌后,手持一份从天京发来的命令,神情颇为踌躇。

身着清廷儒生打扮、相貌普通的赵无忌坐在对面与之交流。下人打扮的任刚,坐在书房的门口。

书房外,站着两名石达开的亲卫。

只听赵无忌柔和的声音响起:“翼王,十月份我家西王,收到东王九千岁从天京下达的命令。”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