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6书盟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小说 >北美1849,从淘金开始做军阀 > 第116章 为了女人而来!(五千字)

第116章 为了女人而来!(五千字)(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第116章 为了女人而来!(五千字)

“想不到,在大清国,还有邹先生这样的大才!”

邹伯奇嘿嘿一笑:“什么大才!穷酸秀才一个,若不得林老大人的推荐,连饭都快吃不上了。”

阿祖放下望远镜,双手握住邹伯奇的手:“不不不,在我这里,邹先生绝对就是大才!”

“邹先生并没有系统学过西洋人的科学,完全依靠自己摸索,就自己打造出了照相机和望远镜,单凭这一份钻研精神和触类旁通的能力,就绝对担得起大才二字!”

邹伯奇被阿祖捧得有些不好意思了,涩然道:“李先生,我这奇技淫巧,在大清国,根本一无是处!”

“这里不是大清国,你所谓的奇技淫巧,在这里就是了不得的大才!”

兴奋之下,阿祖终于想起这位邹伯奇到底是谁了!

中国清代物理学家、学者、中国近代科学先驱。

他不仅被后世称为“中国照相机之父”,而且制造过望远镜、显微镜、七政仪等等,还被称为近代墨学研究第一人。

所以,面前这位貌不惊人的邹伯奇,绝对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位奇人!

能将这样一位大才、奇人招揽到自己麾下,阿祖觉得自己之前的所有良苦用心,都绝对值得了!

轮到最后一位站了出来,这是一位肤色偏黑、手脚粗大、看起来浑身孔武有力的青壮。

这位看起来,和之前三位读书人,格格不入!

“李先生,我叫冯子材,广东钦州人,三十二岁,只读过几个月书,倒是学得一身好武艺。在大清国的时候,给牛贩子当镖师,走镖的时候碰到了林老大人,一起在路边茶铺喝了一碗茶……!”

阿祖一听,再次愣住了:“你说,你叫什么名字……”

“我叫冯子材!”

阿祖瞬间瞳孔地震:“你就是冯子材”

“咦,李先生,你莫非听说过我”冯子材疑惑道。

“听过,太听过了!”

阿祖简直乐坏了!

这位经历格外复杂,四岁丧母、十岁丧父,贩过私盐、做过木匠。年少的时候,朝不保夕,饥寒交迫。

二十岁之后才开始练武,不曾想却是个练武奇才!

武艺大成之后,做过牛贩子的镖师,反过清、加入过天地会,后来被招安、镇压过太平天国。

一直到六十七岁,这位老将军抬棺出征,打赢中法战争、取得了镇南关大捷的民族英雄,赢得了清末对外战争唯一的一场大胜,直接导致了法国内阁的倒台。

现在,冯子材,竟然活生生的站在了自己的面前!

阿祖激动的双手握住冯子材粗糙的大手,摇晃个不停:“冯先生,我还在广东的时候,就听过您的大名,知道你武艺超群,能以一敌百,能得冯先生一人,胜过千军万马!”

冯子材的武艺,以一敌百并不是夸张,而是真实的历史!

冯子材之勇猛,曾经一日之间,连破太平军七十多座营寨!年近七十,面对潮水一样的法军,危急时刻,老将军亲自挺着长矛,率领两个儿子冲锋在前,一举大破法军!

阿祖回忆起前世的经历,在1850年,冯子材应该已经开始率众反清了才对。

也许是自己的一封信,成为了蝴蝶不经意扇动的翅膀。为了推荐贤才,林则徐竟然结识了冯子材这个镖师,并且将他推荐给了自己。

阿祖双手紧紧握着冯子材的手,根本舍不得松开,生怕一松开,这位难得的将才,就这样飞了!

“冯先生,不,冯大哥,不瞒你说,我麾下有两千余人的民兵团,正愁没有统军之将!”

“冯大哥若不嫌弃,就留在我这里,先历练历练,他日必有重用!”

面对热情之极的阿祖,冯子材竟有一种受宠若惊的感觉。

“李先生,冯某初来乍到,一切全听安排!只要有一口饭吃,哪怕是从小兵做起,冯某也在所不辞!”

“好极,好极,哈哈哈!”

阿祖真的是乐开了,当下让人布下盛宴,款待跨越重洋而来的四位贤才。

宴席上,阿祖对四人的未来做了一番安排:“广山兄、伯奇兄,我准备让你们二位兄长先到教会学校,先学一段时间的预科,打好基础学好英文,再到美利坚最顶尖的大学里面,系统学习洋人的科学技术。待到学成之后,才是二位真正大展拳脚的时候,不知二位意下如何。”

“我们此来美利坚,正是为了求学而来。固所愿也,不敢辞也!”

阿祖又对着许开平道:“开平兄,你既然已通晓各国文字,那就无需再入学。我就安排你进入我旗下的报社,专门将西洋书籍,翻译成中文。为开启我华夏民智,出一份力,如何”

“乐意至极!”

阿祖最后又对冯子材道:“冯大哥,我知道你武艺非凡!但在这美利坚地界上,必须要会用枪。我先安排你在民兵营中,练熟枪法,同时也多读书,多学英文,还要学习西洋人的战术战法和统兵之道,你可愿意”

冯子材起身抱拳道:“冯某一介武夫,一切听凭安排!”

阿祖继续道:“从今日起,你们也算我华美实业公司的正式职员。你们每月的薪酬,嗯,暂时定在100美元,也就是白银五十两左右。”

“啊……这么多”

听到一个月的薪酬,足足有白银五十两,四人尽皆大吃一惊!

阿祖微笑道:“这还只是四位的起薪而已,他日你们若学有所成,或有所贡献,这一点点薪酬根本不足为道。”

听到这里,四人对阿祖的财大气粗,再次有了更清晰的认知。

阿祖接着道:“能得四位贤才,也是我之大幸!四位不妨尽快给林老大人去信,详细说明这里的一切。”

“我殷切希望,能够更多像四位一样的贤才,能远渡重洋,来大洋彼岸来开眼看世界,学有所成、人尽其才!”

邹伯奇面有忧色道:“我们确实要尽快去信,我们登船离开大清之时,林老大人已卧病在床,唯恐时日无多!”

阿祖知道林则徐逝世的时间,就在今年年底。

想要借助林则徐的声望,尽可能多招揽一些人才,必须得加快进度。

安排完四人的未来,阿祖转头又开始安排刚到达三藩市的三千华工。

半年前那一批两千多华工,如今已经是华美公司各个岗位上的熟练工人,基本满足了华美实业公司的人力需求。

眼下到了这三千名华工,阿祖不准备把他们塞进工厂和矿厂,而是另有安排。

阿祖亲自带着三个民兵连,护送着几艘内河商船,沿着萨克拉门托河往北方逆流而上,越过萨克拉门托市,进入了开阔平坦的加利福尼亚中央谷地北部。

中央谷地,这是一片4.7万平方公里的辽阔平原,南北长725公里,东西宽64公里。

中央谷地夏季干燥炎热,冬季湿润凉爽。北部多雨,水网密布,而南部却较为干旱。

在后世,这一块丰饶的平原,生产的水果、蔬菜、干果、谷物和,在全美利坚都占有举足轻重的位置。

这里,简直就是北美的天府之国!

而现在,这样一块辽阔的丰饶平原,还几乎是彻底荒芜之地,只有印第安部落在这里渔猎为生。

现在这里的土地绝大部分地区都是无主之地。

按照《先占权法(1841年)》,这些无主的公共土地,每英亩的价值是1.25美元。半年前,阿祖以五十万美元的价格,买下了位于中央谷地北部,河流两岸,灌溉最便利、水土最丰饶的四十万英亩土地。

除了这四十万英亩,阿祖还在持续购买中央谷地的土地。

原本因为没有足够的劳动力,这几十万英亩的土地,一直处于原始的荒芜状态。

现在有了这三千名华工,阿祖准备着手开垦这片辽阔的肥沃土地。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