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2 / 2)
再过几天就是她父母的忌日了,又一年过去了,祖母也越来越老了,这日子也是越来越不好过了。
到家的时候,林婶子的两个孩子围在厨房的水缸前,趴在缸口不知道在看什么。
云彩三两步走过去,看见大水缸里养着一只鱼,忍不住问,“这是哪来的鱼,这么大一条?”
“卓叔叔送的。”安安抬头见是云彩,脆生生的回道。
“对,卓叔叔来了。”宁宁在一旁附和着。
阮苏听他们提到卓叔叔,知道是老管家的儿子过来了,她往厨房走去,看见卓然在那帮林婶子杀鱼,也就没进去。
说起卓然,和林婶子差不多,一个是早年丧夫一个是妻子病逝,同病相怜。
只是阮苏也不太记得他是怎么瞧上林婶子的,其实林婶子年纪也不大还不到三十岁,只是带了两个小孩没有再嫁。因为顾及孩子,她至今都没有答应卓然的事。
厨房里只有他们两个人,阮苏也没有进去打扰,让云彩多陪会两个孩子,她先回书房。
回书房她先将毛笔笔端在水里泡开,然后再拿出来擦干净水,阮苏开始试墨。
砚台里的墨都是磨好的,她也不需要再费事,她用笔蘸墨在纸上写了几个字,干脆用新笔练起字来。
阮苏这一手好字还是她母亲手把手教的,她父亲的字迹她学不来,甚至她父亲在世时也常说她手上没劲需要好好练习,但是阮苏几乎没怎么听他的。如今想起这些事,仿佛还在昨天,一幕幕都无比清晰。
她在纸上写了一首诗,写完后将笔搁置一旁,阮苏拿起纸对着它轻轻吹了口气,上面的墨迹还未干透。
阮苏看了一会,又放下纸,从一旁的画缸里拿出一幅画来,她解开上面的绳子,慢慢打开画卷露出一幅执扇美人图。
画上的女子手里拿着团扇,坐在庭院里看着风景。阮苏看着画上女子的脸,过一会又收起画放了回去。
半夜的时候阮苏做了个梦,梦见自己又回到了儿时,父母还在的那个时期。
她看见幼弟在外面玩耍,奶娘和丫鬟跟在他后面跑,屋里母亲在榻上给自己做衣服,她在旁边看着。
过一会父亲回来了,阮苏趴在窗子口看见幼弟向着他跑过去,父亲笑着将幼弟抱了起来,然后走进屋里。年幼的阮苏问父亲要桂花糕吃,母亲在一旁笑她嘴馋,小心长胖嫁不出去,阮苏听见自己稚嫩的声音,扬言自己以后要嫁给父亲一样的人物,惹得她母亲一阵笑,连幼弟也咯咯的笑了起来。
阮苏自己也笑,最后笑醒了。
她睁开眼睛看着头顶的床帐,眼角还有些泪花,她也没心思去管。四周黑漆漆的,她早就习惯一个人睡了,屋子里没有丫鬟只有她一个人。
阮苏又闭上眼,想做回那个梦,但是后半夜即使她睡着了,也没有再做过任何梦,也没有梦见任何人。
第二天起来的时候阮苏有些头疼,开门时外面的天有些阴,似乎要下雨的模样。到中午的时候太阳又出来了,吃饭的时候阮苏听见林婶子说起,厨房前面的院子被改成了菜园子的事,起初祖母是一直不答应的,最近才松了口,让林婶子试试,这样家里的花销就又小了些。
阮苏倒是不怎么在意这些,这么大的一座宅子,有些地方她已经很少去了,能用上的地方虽然改了但也不至于荒芜了。
听完林婶子的话,祖母一直没怎么说话,最后只是叹了口气,“唉,我也老了,也做不了什么,你就看着办吧。”
“哎。”林婶子应了一声,“吃完饭我就去撒种子,明天估计有雨,过上十天半月种子就能冒头了。”
阮苏给旁边的安安夹了一筷子茄子,想起前几天答应林婶子教她孩子识字,问他,“三字经背完了?”
“背完了。”安安点点头,面上一副大义凛然的样子,眼睛却一直往他母亲那瞄,看上去很心虚。
那几天阮苏一直忙着抄书,也没有顾得上安安,现在趁着这天空闲,准备把他功课给补上。
没有人想自己的孩子一辈子没什么用,阮苏知道林婶子是想自己孩子以后能够有些出息,但是她一个人是教不出来的,最多只能教他识识字,但是做文章阮苏是不会的,那还要专门教书的先生。只是别说是林婶子,就连现在的阮家都不能请来一个先生,阮苏也只能自己来。
她甚至想把一个希望寄托在一个孩子身上,是否太过妄想了。
若她是个男子,哪怕是她幼弟还在,阮家也还有些希望。
chap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