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哥特式(1 / 2)
哥特(goth),原指代哥特人,属西欧日耳曼部族,同时,哥特也是一种艺术风格,主要特征为高耸、阴森、诡异、神秘、恐怖等,被广泛地运用在建筑、雕塑、绘画、文学、音乐、服装、字体等各个艺术领域,哥特式艺术是夸张的、不对称的、奇特的、轻盈的、复杂的和多装饰的,以频繁使用纵向延伸的线条为其一大特征,主要代表元素包括蝙蝠、玫瑰、孤堡、乌鸦、十字架、鲜血、黑猫等等。
哥特式文学是西方通俗文学的一中,以恐怖、超自然、死亡、颓废、巫术、
哥特风格森林
古堡、深渊、黑夜、诅咒、吸血鬼等为标志性元素,偏爱黑暗凄凉的场景,18世纪中后期作为小说体裁而逐渐定型,一般认为贺瑞斯·华尔波尔的《奥特朗图堡》为哥特式文学鼻祖,在哥特小说中最典型的象征就是吸血鬼,布兰姆·斯多克(bramstoker)的经典作品《德拉库拉》(dracula)甚至在书中加入了吸血鬼的图象,可谓19世纪哥特文学以吸血鬼为题的。
哥特小说在浪漫主义占统治地位的时代达到繁荣,但它并不像一般浪漫主义那样从正面描绘理想的社会、政治和道德观念,而是通过揭示社会的邪恶和人性的阴暗面来深入探索。两百年来,不仅通俗作家热衷于哥特文学的创作,许多一流的英美诗人和作家都创作了许多脍炙人口的哥特故事,也取得了很高的艺术成就,哥特小说也由此从通俗小说的“边缘地位”走向主流,形成突出而独特的哥特传统。
早期的哥特式音乐充斥着沉郁厌世的情调,冰冷刺骨,既带有精细的美感,但又同时在音域层面上大量使用偏离旋律线的不协调音,对于传统音乐极端蔑视。在歌词与表演概念层面,展现着生命与爱欲的荒凉,从对现实状态的厌弃,进而追求心灵深渊的奇诡乐趣。
哥特摇滚一般来说有如下特点:阴暗,颓废,冰冷,有恐怖的气氛,让人感到压抑和绝望,表现对死亡和黑色的向往,富有艺术气质。20世纪80年代,近代哥特运动在英国开始上演,新哥特运动的出现或许可视为是朋克运动的延续。不论如何,哥特精神开始在音乐上展现其影响力,哥特音乐以表现人性的阴郁、空虚为主题,并且对死亡亦有着浓烈的兴趣,缓慢、悲伤甚至是恐怖都是其音乐的特色。
新哥特运动与18、19世纪的浪漫主义有着明显的关联,抒情诗性的,死亡的主题,对毁灭和黑暗的探寻是哥特艺术家的共同表现方式。音乐上,一些流派尽管加进了舞曲节拍和电子音乐元素,但仍以小和弦,缓慢的节奏表现出明显的怪诞和抑制机构特性。
哥特式着装并没有统一的制式设计,主要元素包括黑色、深色的衣服、银饰、黑发、红发或浅色的金发、苍白的皮肤、黑色的唇膏和眼影等等。配物包括十字勋章、五芒星、十字架、斗篷、披肩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