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问题得解决啊3(2 / 2)
我个人觉得目前咱们后勤是大问题,咱们设置这个官员,能保证咱们在战场上不会为后勤问题发愁,这个官员级别得高,我准备设置副旅级别,因为没有高的级别工作也不好开展,现在咱们举手表决一下,同意我这个建议的同志请举手!一时间大家都举起了手,我当场敲定了这个职位。
怕大家觉得我是滥用手里的的权力,我还是想再讲一下这个后勤问题。
我接着说,从第一点客观层面:战争运转的物质基础,装备持续作战能力
弹药、油料、零部件是武器装备的“血液”。现代单兵日均消耗弹药量较过去战争提升3-5倍,若无持续补给,补给车辆部队72小时内可能因缺油瘫痪,各种其他类设备因为弹药耗尽沦为废铁。
人员生存保障食品、饮用水、医疗物资直接关系士兵生命。据测算,单兵每日需大量热量食物与3升饮水,断供3天即丧失战斗力;战场伤员若4小时内未获救治,死亡率增加60%。
战略机动性支撑,后勤运输能力决定部队部署效率。公路、铁路、空运网络的畅通与否,直接影响兵团跨区域机动速度。若补给线受阻,即便战术正确也可能陷入“进退两难”的被动局面。
主观层面:军心士气的核心支柱心理安全感构建“粮草先行”的保障让士兵产生“无后顾之忧”的底气。反之,饥饿、伤病、装备短缺易滋生恐慌,导致纪律涣散,甚至动摇战斗意志。
战术执行的信心基石当基层官兵确信弹药、医疗、维修资源可及时到位时,更敢于执行高风险任务。例如,特种作战分队若缺乏精确的补给规划,渗透任务成功率将下降40%以上。
战略决策的底气来源,作为指挥官,后勤储备量直接影响作战决心。充足的物资储备可支撑持久战、消耗战,而补给不足时,即便占据战场优势也可能被迫提前收兵。
非对称作战的突破口敌方若切断我方补给线,可“不战而屈人之兵”;反之,高效后勤保障能放大兵力、装备的优势,形成“以强击弱”的战略态势。
后勤补给总管,绝非“配角”,而是战争胜负的“隐形天平”。它既是客观物质的硬实力,也是凝聚军心的软实力,更是现战争体系对抗的核心支撑。忽视后勤,就是将胜利拱手相让。
这些都是我在黄埔学的,都是课本上的原文,虽然有的地方不太符合部队现状,但是也能说清楚一些问题,无非就是背给大家听而已,第一,部队确实需要一个人要有权利的情况下专心搞后勤,第二点就是我还要设置一个另外一个职位,我希望先解释清楚重要性,再说下一个职位,这样大家也能容易接受。